北京为提高空气质量将率先执行国五排放标准
2013-03-01 来源:新华社
92号汽油:交通减排再鸣枪
减排的三难
半冬雾霾以及PM2.5(细颗粒物)风波,使北京的大气环境形势骤然紧张。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的话说,要打一场提升空气质量的攻坚战。
北京市委书记上一次公开使用“攻坚战”一词来强调大气环境治理工作,大约要回到2006年。彼时为准备2008年奥运会,他在北京市大气环境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要求,全市动员,打响防治大气污染的攻坚战。
后奥运时代,北京延续了交通减排为主的大气污染治理思路,采取了诸如限购、限行等强力措施。2011年,北京二级质量和好于二级质量天数达到286天,占全年天数78.4%,与1998年相比,提高了51个百分点。
“但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北京的空气质量与首都科学发展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1月5日,刘淇与来京调研的环保部部长周生贤一行座谈时说。
在此背景及治理思路指导下,北京市将于2012年在全国率先执行“国五”排放标准,并为此采用新的汽油产品:89号、92号、95号汽油。
不过,在不断强化北京市范围内的交通减排措施之外,如何应对大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依然是当务之急。如不能在此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北京市若干年来以及今后为改善环境所付出的努力和代价亦有可能打折扣。
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改善工业排放及其必须施行的产业升级,并非将落后产业驱逐出本地区就能万事大吉。在今日中国,已没有一城一地能够在细颗粒物中独善其身。诸如环境转移支付等更具全局性、计划性的政策,需要更为强力的推进。
令人意外的新汽油
北京市民首先感到“国五”标准的影响,就是他们将不再使用熟悉的93号、97号汽油。而且,这种情况可能将在短时期内普及到上海、广州等国内大城市。
2011年12月7日至2012年1月7日,北京市地方标准《车用汽油》和《车用柴油》在北京市技术质量监督局网站公开征集意见。“90号、93号、97号”汽油牌号拟修改为“89号、92号、95号”。
北京市技术质量监督局标准化处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制定这两个标准主要是为了环保考虑,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油品质量。
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马凡华向《望东方周刊》解释说,汽油的性能和排放标准是由构成汽油的上百种化学成分决定的。所以,汽油会分为很多类别,不同化学成分在油品中所占的比例多少决定了汽油品质的好与坏,最终形成了不同标号的产品。
在衡量汽油品质的诸多标准和数字中,比较重要的就是辛烷值。简单地说,这个数字越高,汽油的压缩比越高、发动机的效率越高。最终体现出来的,就是汽油越“耐用”。所以,97号汽油会比93号汽油行驶的距离更远。
而北京市交通减排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降低汽车的硫排放。简而言之,通过减少汽油中的硫含量、加装净化装置等一系列措施,最终使排放到大气中的硫减少。
通常,高标号的汽油,其辛烷值和硫含量成反比。标号越高,辛烷值越高、硫含量越低,而价格也会更高。低标号的汽油,价格也低。
按照北京市环保局官员的公开说法,在汽油标号降低的同时,硫含量下降了80%。
对此,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姚春德对《望东方周刊》说,这种低标号、低含硫量的措施,“在世界上其他国家还没有过这样的例子。”
“降低硫含量不一定要降低油品标号。从理论上来讲,是可以保持原来的标号不变的。这里面唯一的问题就是成本,或者说是炼油的成本。”马凡华说。
姚春德这样解释:原油在90摄氏度至150摄氏度高温后冷凝下来,就形成汽油。在这个过程中,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裂化,“简单讲,就是出的油更多,使用的时候,一升油跑得更远”。他将这种特性称为“循环值”。
而催化剂的使用情况也决定油品的标号。比如97号汽油中MMT(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的使用量就高于93号汽油。
在炼油过程里加入催化剂是炼油厂的通常做法。除了满足车主对汽油“耐用”的要求外,它也可以解决硫含量的问题。